油画里这位最短的英女王,在位9天,16岁即被处极刑

[复制链接]
孟德思酒 发表于 2022-9-22 19:48:56 | 显示全部楼层 |阅读模式
孟德思酒
2022-9-22 19:48:56 2283 0 看全部

注册,享受会员福利

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,没有账号?立即注册

x
      英国的历史上出过几位女王呢?你可能首先想到的有三个人,第一位是现任的伊丽莎白二世,第二位是让英国经历工业革命而成为日不落帝国的维多利亚一世,第三位历史上赫赫有名打败西班牙无敌舰队的伊丽莎白一世。但其实英国历史上共有七位女王。今天的主角--简.格蕾,她才是英国历史上真正的第一位女王。今天酒摄会并不是说说英国王室的八卦,虽然简.格蕾是发生在16世纪都铎王朝时期的英国的一出悲剧,一位正当花季的16岁少女香消玉损的故事。今天我们主要是欣赏一幅以其为主题的油画作品。

lady-jane-grey-execution.jpg
《简·格蕾夫人的处决》,保罗·德拉罗什,1833年

      油画的背景是就是她在王室动乱中被处决,之所以受人同情,一来是她正当花季,二来,她可以说是当时男性主导社会下的一场权力游戏的牺牲品。

     坑他的第一位男性,是去世的国王。当新教徒爱德华六世国王去世后,她被宣布为女王,但她实际上是王位的第五顺位继承人,但这是国王的个人选择,因为她是新教徒。而实际的第一顺位继承人,即爱德华同父异母的妹妹玛丽,(亨利八世与阿拉贡的凯瑟琳的女儿),是一个虔诚的天主教徒,所以爱德华并没有选择玛丽,简而言之,玛丽失宠了。仅仅是因为爱德华想让英格兰坚定地成为新教派国家,他知道玛丽会带领英格兰回归天主教信仰。

     坑他的第二位男性是的家公,诺森伯兰公爵约翰·达德利是爱德华六世国王的保护者。他说服了这位垂死的年轻国王将他的王冠献给简·格雷夫人,巧合的是,简·格雷夫人恰好是公爵的儿媳妇。爱德华于1553年7月6日去世,简夫人与她的丈夫吉尔福德·达德利勋爵一起登上王位 - 她只是甜蜜的十六岁。

     坑他的第三位男性是她的父亲。英国议会支持玛丽,并在大约九天后宣布玛丽为女王(没错,据说鸡尾酒中有名的血腥玛丽,就是使用这位英国女王名字)。同时仅仅是囚禁这位“废黜”的女王。然而简的父亲于1554年,参与了一场阴谋,反对玛丽与西班牙的菲利普结婚。他组建了一支肯特人的军队,向伦敦进军。但很快就兵败而被俘虏,后来被斩首。怀亚特叛乱被平息后,简夫人和她的丈夫被安置在伦敦塔,于1554年2月12日被带走并被斩首。

     这幅名为简.格蕾夫的处决的油画正是描绘即将受刑的场景。酒摄会前的你第一眼看上去感受是什么?悲伤?惋惜?还是心痛?或者是单纯的吃瓜?但不管如何,画家出色的想像力结合历史实际,我想吸引你的第一眼肯定就是油画的主角,这位年轻的女子,一身丝质长裙,虽然蒙着双眼,但却是跪在豪华的带流苏的坐垫上,这都显示出身份高贵。

      但同时,通过女子双手正在摸索的是断头台,她似乎想自己将头放到正确的位置,维持自己最后的尊严。画面的左方是一侧面向一背面向观众的仆人应该是女王的仆人,表情悲痛欲绝,还拿着女王的披肩。而身边的中年的神父,似乎也表现出同情,他似乎在帮助她找到正确的位置。一旁的刽子手虽然手持巨斧,腰间还有用小刀,一副标准的行刑装备,但他的表情却没有表现出仇恨与厌恶,反倒是带着怜悯看着这位还算是”孩子“的简.格蕾。

      这是一幅非常典型的新古典主义的绘画,人物非常写实,如同现代的舞台剧剧照。画面的情节安排则延续了欧洲绘画流行的巴洛克风格的戏剧性。巴洛克风格的绘画最基本的特点是打破文艺复兴时期的严肃、含蓄和均衡,崇尚豪华和气派,注重强烈情感的表现,气氛热烈紧张,具有刺人耳目、动人心魄的艺术效果。从画面人物的表情对比,动静结合。稻草的作用是用于吸取鲜血,女子的头发束起来,是为了方便刽子手的大斧不会因为发丝打滑而不能一斧结束生命。种种细节都足以让你想像到下一个场景是什么。

M093011_Execution-of-Lady-Jane-Grey.jpg
描绘下一个场景的其它画家作品

      这幅油画的作者并不是一位英国人而是一位法国人,他是德拉罗什,是法国著名的学院派画家。他擅长于画宗教及历史油画,尤其喜欢画英国的历史(人物)画。德拉罗什以他宏伟巨幅历史绘画在欧洲得以盛名,他于1833年完成的就是今天酒摄会各位精英会员一起欣赏的《简.格蕾夫人处决图》,这也是在英国国家画廊是最受欢迎的作品之一。

      关于他的油画风格,我们还可以从以下两幅作品的对比中来加深认识。两幅作品都昌描绘拿破仑越过阿尔卑斯山。不同的地方在于给偶像画画的杰克·路易斯·达维特,描述拿破仑的高大挺拔,英雄嘛,总得是这样形像。

跨越阿尔卑斯山圣伯纳隘道的拿破仑.jpg
杰克·路易斯·达维特《拿破仑越过阿尔卑斯山》


拿破仑.jpg
德拉罗什《拿破仑越过阿尔卑斯山》

      但法国史学界称这幅画德拉罗什的作品是“前摄影时代最传神的写真”,而画中人自己--即拿破仑同样喜欢德拉罗什的作品,称这幅画是“宣传鼓动之作”。显然,拿破仑的评价更直截了当。他是事件的亲历者,记忆缠绕着他对画作的观感,而人最难欺骗的是他自己。审视画中那些夸张的细节,难免会让人私底下羞涩一把。摆拍的困境,就是在常识面前一打就招。譬如,在又滑又陡的坡道上,纵马扬蹄意味着什么?

      这位画家重视“真实感”,“现场感”的还原,以至他在1839年第一次见到银版摄影术时就曾断言,银版摄影法是包括版画在内的传统写实艺术的绞刑架,那些传统艺术家们的职业生涯似乎很快就要结束了。

好酒不贵酒社惠
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| 立即注册

本版积分规则 返回列表

孟德思酒当前离线
中级会员

查看:2283 | 回复:0

图文推荐更多
《唐朝诡事录之西行》烟火气十足
《唐朝诡事录之西行》烟火气十足
酒摄会:热播剧《唐朝诡事录之西行》的评论区里有两拨人:一波是化身“狄胖胖”试图破
为巴黎奥运会加油的最佳法国葡萄酒
为巴黎奥运会加油的最佳法国葡萄酒
酒摄会:今年的奥运会已经在葡萄酒大国法国举行。也是时候向你最喜欢的运动员举杯了。
翻唱无数经典英语老歌《Summer Wine》
翻唱无数经典英语老歌《Summer Wine》
酒摄会:有关酒的歌曲很多,入夏以来,这首相当应时。没有听过的可以在下面链接听听。
|网站地图
欢迎
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