[财经] 中法元首互赠礼物,有酒又有书

[复制链接]
酒社惠罗胖 发表于 2024-5-19 11:08:03 | 显示全部楼层 |阅读模式
酒社惠罗胖
2024-5-19 11:08:03 1285 0 看全部

注册,享受会员福利

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,没有账号?立即注册

x
本帖最后由 酒社惠罗胖 于 2024-5-19 11:10 编辑

酒摄会:5月5日至7日,国家主席习近平应法兰西共和国总统马克龙邀请,对法国进行国事访问。会谈前,两国元首夫妇互赠礼品。包括两国语言词典,手艺品等等。


       值得一提的是其中一本由马克龙总统赠送的1742年出版的《汉法词典》,他介绍,这本《汉法词典》的编写花了38年的时间,参与编写的还有一位来自福建的中国人。

      马克龙提到的这位福建人,叫作黄嘉略。路易十四的御用翻译。他出生于福建莆田,自称凤山黄日升,在学术界,根据其法文名字(Arcade Hoamg)往往称他为黄嘉略。他的档案资料保存在巴黎国家图书馆、巴黎天文台图书馆等学术重地。可是,在中国,他的名字却少有人知。


003.jpg

图为《黄嘉略汉法词典》

     根据自述,1679年11月15日,黄嘉略出生在兴化府(今莆田)凤山一个富户家庭。少年时,他一边学习中国传统经典,一边向当时在中国的传教士学习拉丁文。这一阶段的学习经历,为他之后成为中法文化交流的桥梁奠定了基础。

     1701年,黄嘉略跟随传教士梁弘任(Artus de Lionne,路易十四的外交大臣于格·德·里昂之子)前往罗马,于1706年年初抵达巴黎。

0022.jpg

图为关于黄嘉略的著作

       黄嘉略的到访,让整个法国上流社会都激动起来,整个巴黎的沙龙都为他敞开怀抱,社会名流以与这位时年27岁的中国先生一晤为荣。没过多久,路易十四便任命他为御用翻译。

      法国上层社会对黄嘉略的接纳,反映了当时法国对中国文化的崇慕。其时,“中国风”在法国方兴未艾。上至君王,下至平民,几乎无人不对中国怀有强烈的兴趣。

        据了解,马克龙夫妇同时还送出了1861年版本的雨果诗集《沉思集》、《巴黎圣母院》中译版本以及1742年问世的的首部中法词典、Rémy Martin公司生产的路易十三干邑醒酒器、香奈儿黑色皮包、由工匠Pierre Gallou手工吹制、瓶身绘有祥龙图案的玻璃花瓶等代表法国历史与品牌文化的礼物。

       根据媒体报道,习近平夫妇送出的礼物包括中译版本的《包法利夫人》《三个火枪手》《高老头》《红与黑》等法国名著、绘画以及一具史前生活在中国的小型恐龙的模型。

         此外,北京2008年奥运会和2022年冬奥会的火炬也作为礼物赠送给马克龙总统,马克龙总统则以2024年巴黎奥运会火炬回赠


002.jpg

图为中法两国的代表性烈酒,采用相同的金饰

      贵州蒸馏酒产生在元末明初。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,酿酒经验的不断总结、积累,明末清初,贵州酒出现了在烤过酒的糟子里再加入新的原料——高粱,俗称“沙”,再进行发酵,烤酒的“糙沙”工艺,“回沙”工艺初具雏形。

      1930年代,贵州精选传统酱香美酒,参与旧金山万博会,从此,香飘四海。

      酱香酒的扬名得益于传承与创新,传承的好酒的追求,创新也是为更好的酒体验口感。

回艺尊雅酱香-1.jpg

图为金沙回艺酒,送茅台喝回艺

      赠送茅台作为礼物,更应一句“送飞天,喝回艺”。送茅台理由不言而喻,那是老外认这个,但到于品鉴能力几何值得商榷。但说到喝回艺,到底如何?理由之一:新雅酱香。

       如今,“酱酒”凭借其独特酱香、饮用口感,更得于“飞天”的名气而成为中国人的“心头好”。同龙头品牌一样,回艺酱酒传承“纯粹的酱香风味”,在坚持“天时、地利、人和”的基础上,沿用三百年至今的古法坤沙工艺及回艺特有酿造工艺,最终所呈现的口感,就是“新雅酱香风格”。定购电话185 6451 1826

好酒不贵酒社惠
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| 立即注册

本版积分规则 返回列表

酒社惠罗胖当前离线
超级版主

查看:1285 | 回复:0

图文推荐更多
500元起!10大高性价比精品小众葡萄酒排行榜公布
500元起!10大高性价比精品小众葡萄酒排行
十大精品小众酒 流行品牌好不好,除了价格高高在上的那几款拉菲,拉
揭开茅台“内供酒”虚荣外表:基酒外购 ,每瓶仅45.2元
揭开茅台“内供酒”虚荣外表:基酒外购 ,
茅台酒对于酒摄会精英来说并不陌生,我们喜欢品鉴雷力士XO,但不代表我们对白酒
葡萄酒与音乐,可能是食品中最合拍的
葡萄酒与音乐,可能是食品中最合拍的
欣赏艺术和哲学从来没有比酒更美好的媒介。这也是酒摄会葡萄酒文化将美酒与美学
|网站地图
欢迎
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