酒摄会艺术欣赏之笔墨之间,国画大师如何营造出意境

[复制链接]
孟德思酒 发表于 2022-4-16 15:39:05 | 显示全部楼层 |阅读模式
孟德思酒
2022-4-16 15:39:05 2195 0 看全部

注册,享受会员福利

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,没有账号?立即注册

x
       欣赏国画的前两篇章主要是从欣赏角度去分析、理解。不过,除了主题、相对固定的模式、类似的象征事物之外,艺术品离不开表现形式。不同于酒摄会拍客部落的摄影作品欣赏,从形式上,摄影是要拍摄具体的事物,称为“客观有形”,而画家可以脱离“客观”完全可以由自己想像出一幅作品。


      中国山水画的意境体现在画家对笔墨的锤炼上。想要欣赏画家透过笔墨所传达的意境,需要具备一定的绘画和书法知识。日前,友人拿来一件国画让酒摄会会员们欣赏,众人纷纷表示笔力有限。有一定书画欣赏基础的人都不由自觉的谈起笔力,笔力简而言之就是笔墨功力。有云:书画不分家。宋代的米芾不仅书法了得,同时国画上的也有“米家山水”一说。所以,了解欣赏国画,还要有书法上的造诣功力。而两者均指向笔墨之法。


      笔墨具体是指对毛笔和水墨的运用。透过欣赏画面中的运笔和用墨,不仅能让观者判断出画家技法水准的高低,也能判断出画家的审美旨趣。中国文化讲究在传承的基础上创新,作诗要让人能看出你是学杜甫还是学王维,作画也一样,要让人能看出你是宗某派、某家。所谓的宗某派、某家,最直接的是学图式,高一级的是学笔墨,更高一级的则是学审美的意境。


石鼓文-1.jpg
石鼓文


吴昌硕.jpg
吴昌硕书法


吴昌硕作品.jpg
吴昌硕画作


      影响深远的画家,不仅能创造出自己独有的图式和笔墨语言,更重要的是能创造出独特的审美意境。但这种审美意境是通过图式和笔墨传达出来的。比如我们熟知的画家吴昌硕,他以几十年的时间深入学习《石鼓文》,并把从中学得的笔法运用到自己的画中,从而产生了一种被称为“金石气”的美感。不同的画家会传达出不一样的审美意境,有的俊秀,有的清雅,有的朴拙,有的浑厚,有的华丽……长期学习某位名家或某幅作品,便会不自觉地在每一笔中都蕴含着这位画家或这幅作品的审美意境。


      唐代张怀瓘在论书时认为:“文则数言乃成其意,书则一字已见其心。”这句话的意思是,写文章要写出几句话才能表达清楚意思,而书法只需要写一个字便能让人看出写字人的心境。听起来有些玄妙,但当你长期浸润其中之后便能感受到他所言不虚。因此,当我们欣赏一幅中国山水画时,最值得玩味的便是画家的笔墨,以及笔墨所传达出的审美意境。


六君子图.jpg
元代倪瓒《六君子图》


      透过笔墨,观众不仅能与画家心灵相通,还能与画家所仿、所学的更早的画家心灵相通,感受他们的高妙,提出自己的意见。透过笔墨,观众也能受到美的洗礼,欣赏宋代范宽《溪山行旅图》能感受雄强之美,欣赏元代倪瓒《六君子图》则能感受清幽之美。一幅画是一个人,一幅画是一个意境。观者既是在品画,也是在品人;既是在品味别人,也是在品味自己。在这个过程中,观者通过画家营造的山水世界,完成了一次卧游,完成了一次心灵的远行。


      早在唐代,张璪就提出“外师造化,中得心源”的理念。千百年来,中国的画家,尤其是文人画家一边在从自然界学得山石、树木、云水的画法,一边通过自己的心裁,让画面传达出更加深远的意境。北宋画家郭熙提出,山水画要营造出一个可行、可望、可游、可居的山水世界,使观赏者可以想象自己在画面所描绘的世界中行走、远望、游览、居住。


       郭熙认为,能实现这四个方面的画作均为妙品,但可行、可望不如可居、可游,原因是即使在现实世界中占地数百里的山川,可游可居之处也难以占到十分之四,显得更加难得。郭熙的要求既是对画家而言,也是对观者而言,“画者当以此意造,而鉴者又当以此意穷之”。


       因此,中国山水画不是对真实世界的写照,而是营造了一个能让观众卧游的山水世界,从而让人完成一次充满诗意的心灵之旅。就像酒摄会的精品葡萄酒,酒庄与酿酒师的酿酒理念才是真正产生出好酒的直接原因,也因此,我们不会谈及是否老藤、新树。

好酒不贵酒社惠
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| 立即注册

本版积分规则 返回列表

孟德思酒当前离线
中级会员

查看:2195 | 回复:0

图文推荐更多
《唐朝诡事录之西行》烟火气十足
《唐朝诡事录之西行》烟火气十足
酒摄会:热播剧《唐朝诡事录之西行》的评论区里有两拨人:一波是化身“狄胖胖”试图破
为巴黎奥运会加油的最佳法国葡萄酒
为巴黎奥运会加油的最佳法国葡萄酒
酒摄会:今年的奥运会已经在葡萄酒大国法国举行。也是时候向你最喜欢的运动员举杯了。
翻唱无数经典英语老歌《Summer Wine》
翻唱无数经典英语老歌《Summer Wine》
酒摄会:有关酒的歌曲很多,入夏以来,这首相当应时。没有听过的可以在下面链接听听。
|网站地图
欢迎
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