本帖最后由 摄郎不在线 于 2021-7-14 16:18 编辑
这是看了方寸世界说德味谈蔡司,俺也来热闹一下。你可知道,调侃相机的说法?比如佳能叫感动牌,那人称可乐标的相机品牌是什么?。它的出现,总会伴随着热列的争议。可乐标相机即酒摄会摄影课堂前几天文章--史上最贵的相机--徕卡(Leica)。但现实中酒摄会影友有使用徕卡,但却很少讨论,原因是什么?先卖个关子,容后文再说。 图四家徕卡牌公司
徕卡是由徕茨(Leitz)和照相机(camera)的前音节组成,原名为恩斯特·徕茨(ERNST.LEITZ)公司。目前,由四家独立的公司共享LEICA品牌,分别是相机,显微,生物,测绘四家公司。 图为徕卡电影镜头
摄影爱好者熟悉的LEICA是指徕卡相机。它问世于1913年,是世界上最早35mm的照相机。同样徕卡也生产电影镜头,望远镜等光学用品。这些产品普通用家的心中是怎样的观点?酒摄会摄影沙龙分享会上,有影友总结徕卡:价格是昂贵的,做工是精湛的,摄影文化是深厚的。 图为1936 年,Leitz 推出了一款用于 10 米胶片的徕卡相机——徕卡 250 或“记者”。从名称中可以看出,无需放入新胶卷即可拍摄 250 张。想想,20卷胶卷的钱,肉痛。
价格,抛去拍卖的孤品,正常市场上的徕卡价格都是实打实的一台车一样的花费。相比较,尼康,佳能的旗舰机也只是入门徕卡的基本定价。说摄影废钱,尤其玩上徕卡,谁说不是呢。
图为只能拍黑白的徕卡相机,没错,加上镜头快10万了,只能拍黑白,似乎徕卡对黑白情有独钟。什么叫费钱,这就是了。
做工,2002年,松下负责徕卡品牌镜头的设计和制造,但在镜头商业化之前,这一切都需要得到徕卡的批准。酒摄会图像专家分析其中的因素,徕卡公司在镜头性能和制造公差方面的要求比日本要高得多。除了高 MTF 水平外,徕卡还对光圈叶片,像差和畸变等有非常严格的标准。作为OEM生产商,松下必须通过徕卡非常严格的制造标准,镜头才能获得徕卡的认可。不是每一支镜头都可以打上徕卡标,相当部分达不到标准的,会以松下品牌的形式出售。看到这里,闹心啊,你手上的松下微单镜头有可能就是徕卡的“淘汰货”。德味,还是有价值所在的。
卡帕使用的徕卡及摄影作品被作为厂商宣传用
Andreas Feininger,摄影记者, 1951 年自拍。相当有魔力的一张作品。
酒摄会活动,徕卡机主
徕卡成了摄影道具,意不意外?也足以表明他在摄影爱好者心中的影响力。
最后谈谈文化,就品牌文化影响力而言,徕卡可以说所向披靡,无可比拟。包括做工方面的执着也是品牌文化的一部分。以至于摄影爱好者产生错误,好品质的相机=好品质的作品。这样的错觉让普通的摄影爱好者挂上一台徕卡聊以增加自信。就算不按快门也足以吸引眼球,至于拍得如何,谁会想问清楚?想一想,摄影界的顶级图片社--玛格南,早期成员清一色标配徕卡。比如布列松,卡帕等人。高级,徕卡的高级就在于此,有徕卡相当于与大师同一个级别哦。想一想,是这样嘛?在酒摄会葡萄酒+摄影文化艺术沙龙,其实并讨论太多关于器材本身的问题,甚至酒本身也不作讨论。好不好喝,喝了知道,徕卡出片好不好,拿片子比较。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