不知者不醉 发表于 2022-4-2 19:41:02

酒摄会中国画欣赏之二,诗意的旅程才是真意

      古代的书画佳作不像现在这样大多被陈列在博物馆、美术馆中,那时,只有极少数的人才能有幸珍藏和把玩这些佳作。现如今,酒摄会精英们所处的时代能轻易地见到一些中国山水画的佳作,各大博物馆、美术馆中均能见到一些古代经典画作的身影。更不用说高清印刷的画册出版物,高清图片将画作细节纤毫毕现,在没有数字手段及放大镜的古代,这一点古人远不能与我们相比。


   有人要问,即使我满足了以上这些外部的条件,但在欣赏中国山水画时,依然难以取得卧游的效果,是什么原因呢?


      艺术创作,题材对象可能是相类似,只是因应画家的表达的思想不同而采用不同的表现手法。说到中国山水画,其中有一些主要的题材表面上是相同的事物。画家的风格就在同类题材的作品,表现手法的选择上突破、意境营造上的高低。


      对于初接触欣赏的酒摄会会员来说,我们可以先了解一下这些题材。作为欣赏者与画家之间最基本最直观层面的沟通,所涉及的题材很可能都是普通人都相当熟悉的。这类常见的题材有隐逸、送别、祝寿、雅集、待渡、行旅等。我们选其中的隐逸和送别两个题材来举例说明。


       1,隐逸是中国山水画最为常见的题材之一。晋代陶渊明的《桃花源》成为历代文人向往隐居生活的一个意象,“不知有汉,无论魏晋”的生活状态是许多人所向往的。千百年来,不知有多少人产生过归隐的心思,不幸身遭乱世,难免不起隐居之情;为烦琐的俗务所累,禁不住会在心中低吟《归去来兮辞》;文人士大夫因种种不得意,让隐逸成了诗文书画中常常被表现的主题。



元代画家王蒙的《青卞隐居图》


       元代画家王蒙的《青卞隐居图》便是此类题材的代表作之一。王蒙为元代著名书画家赵孟頫的外孙,一生或隐或仕。在这幅画中,绵密的群山围绕出一个居于画面左上方的向内的世界,这是一个隐逸的世界,是理想的彼岸。与此同时,画面右下方被群山隔绝在外的世界象征着外部的现实世界,是现实的此岸。


       鉴赏这幅作品,画家设定观赏者为站在此岸之人,目光会沿着画家设定的线索,逐渐越过密林深处,透过绵延的山脉,终于发现了一个别有洞天的彼岸世界。这样欣赏一次,便是一次卧游,既是观者与画家之间的一次交流,也是鉴赏者与自己的一次心灵对话。从这幅画的创作时间判断,此地当时正处于战乱之中,不太可能呈现出如此静谧的氛围,但王蒙却通过自己的画笔,营造了一个理想的山水世界。


      2,送别也是中国山水画最常表现的题材之一。人生之中,离别是一个永恒的话题。“长亭外,古道边,芳草碧连天。晚风拂柳笛声残,夕阳山外山。”古往今来,有多少诗篇写尽了离别之情,有多少幅画作表达了依依惜别的情感。



王翚山水画作


       清康熙三十一年(1692),朱彝尊出京时,王翚以一幅自己所画的山水相别。朱彝尊作诗道:“王郎五载一相逢,写出云峦别思重。仿佛摄山风月夜,秋窗同听六朝松。”离别造成的两地相隔,通过一幅山水画作为纽带把两人连接了起来。清代画家王原祁曾仿元代画家高克恭笔法作画一幅,送给被他称为松来的先辈。王原祁在题款中写道:“先辈松来将为楚游,出侧理索画,写此入奚囊中。潇湘夜雨,与湖南山水恰有关会,出以房山法,更见元人佳趣尔。”可见,王原祁送给这位前辈的画作,不仅在内容上通过潇湘夜雨来让对方感受到他的送别之意,而且在画法上也作了精心的选择。



元代画家王蒙的外婆-赵孟頫的夫人--管道升《潇湘夜雨图》作于1306年


       送别一类的中国山水画,也有相对固定的程式。通常,我们首先会看到画面前景中的人物,他们站在告别的此岸;其次,我们会随着离别之人的方向被画家引向遥远的彼岸。往往,此岸象征着当下,而彼岸则象征着未来。



沈周《京江送别图》

       比如明代画家沈周的《京江送别图》即是离别题材的代表作之一。这幅画是沈周送给即将远到四川赴任的叙州太守吴愈的作品。画面描绘了众人与朋友长揖而别的情景。但画家并未着力去刻画人物,而是用大量笔墨营造了一个此岸和彼岸的世界,郁郁葱葱的林木掩盖了离别的伤感,让观者进入画家营造的山水世界中,去体悟远方和未来。在画中,彼岸不仅是一个象征着远方的空间概念,更是象征着未来的时间概念。多年以后的我们,在欣赏这幅画时,即使不知道沈周和吴愈的故事,但看到画面,依然能够体味到送别时的依恋与祝福。



梦想与远方,一直是我们对未来的期待,雷力士XO,也是为品鉴者而生,懂得欣赏,自然更会欣赏

      总之,中国山水画不是对真实世界的写照,而是营造了一个能让观众卧游的山水世界,从而让人完成一次充满诗意的心灵之旅。文章整理不易,笔者也仅仅是在酒摄会精英面前班门弄斧。但我想,就像雷力士XO品鉴一样,每个人都有自己最懂得欣赏的部分,都有最能打动自己的细节,所以艺术品在每个人的心中也有不同的映照,在百忙之中,一本好书,一首好歌,一幅佳作,再来一杯好酒,这不也是一种隐逸时刻吗?

页: [1]
查看完整版本: 酒摄会中国画欣赏之二,诗意的旅程才是真意