吾皇罚酒 发表于 2021-7-14 17:56:19

震惊!葡萄酒纪录片也玩诋毁中国人

本帖最后由 吾皇罚酒 于 2021-7-14 17:56 编辑

       一部2013年的葡萄酒纪录片——《红色崇拜Red Obsession》。因为2020年新冠以来,国际事件不断,尤其是咱们中国与大事件均沾上边。酒摄会葡萄酒活动不妨重温这个影片,我相信8年过去了,当中的场景依旧可以触动着每个人。影片总体来说,说法国葡萄酒贵,是因为我们中国人不懂得欣赏,是因为中国不值得拥有好酒。是这样吗?

葡萄酒纪录片《红色崇拜》截图--波尔多风光

葡萄酒纪录片《红色崇拜》截图--波尔多的酒厂

       Obsession(对生活方式、看法、观念等的)狂热,时尚,崇拜 。《RED Obsession》是一部讲述波尔多名庄红葡萄酒如何受中国人影响的纪录片。澳洲出品,聘用了澳洲的葡萄酒大师安德鲁·卡雅做为联合制片人。采访了葡萄酒行业里最最重要的一系列人士,包括知名葡萄酒鉴赏家罗伯特·帕克、以及柏翠斯、玛歌等波尔多名庄葡萄酒的负责人。列一张葡萄酒行业最重要的酒庄名单及人物的话,这影片里至少采访到了一半,还包括羽西等等这些时尚界的华裔。

影片中出现的部分名人--柏翠酒庄

葡萄酒品评家-帕克

      上面提及这些名字已经证明了影片的实力,以及出品人在葡萄酒行业带来的影响力。奇就奇在,澳洲人拍的法国葡萄酒的纪录片,偏偏重头戏是中国。一方面说法国波尔多名庄对品质的执着态度,华丽的展示了波尔多的风光及酒庄的信念。当转过身罗列了多组中国的现象,却与前面说的反差极大。中国的土豪对波尔多一级庄,尤其是拉菲的追捧、葡萄酒投资、香港拍卖市场的火热。影片把钱多人傻的描述发挥到极致。尤其采访的对象中还有生产情趣用品的老板自述。这是几个意思?难怪澳洲历来是先锋敢死队,连拍个片都那么BBC(它们原宗主)。


影片剧照--有色眼镜下的形象曝光


影片剧照--中国葡萄酒消费者刻板的形象曝光

拉菲的哲学--这位老板只说关于拉菲的价格,没说多少怎么欣赏

顺便还找香港电影说中国人82年拉菲的典故
   影片是告诉西方喝不起美酒的原因是因为中国人消费完了?中国人有钱?难道不知道法国名酒的配额制度?这和牙卖加的蓝山咖啡一样是讲配额,其实有钱也不是直接出售给你。如果作为庄主认为中国市场还不成熟,消费者远远没到理解葡萄酒的层次,与其卖给这些“土豪”们,为什么不卖给更具有品鉴能力的日本消费者?所以酒庄一方面卖给中国的配额只有日本的1/10。但为什么另一方面却对每年大量英、美、日本市场的葡萄酒通过二级市场流入中国这样的事实视而不见。影片还给中国人扣上“把葡萄酒这门生意的市场搞坏了”的坏名声。

影片剧照--华人羽西


使用海外华人,是不是想说,他们更懂得?对比上面的土老板的话。真会选人。

      波尔多葡萄酒在中国的现状与未来的思考,首先是看到中国人对葡萄酒的热情,尤其是接下来的8090后这代人。我们中国人不缺乏反思自身的能力,也乐见很多积极发展葡萄酒文化的企业,比如酒摄会葡萄酒。我就喜欢在酒摄会的酒社惠小程序商城购酒,还喜欢参与小众精品沙龙会。诚然,影片里陈述的客观事实确实在一定范围内存在,比如产量限制,中国国内葡萄种植及酿造行业的发展。但做为葡萄酒爱好者的一员,有为中国饮者正名的义务,有矫枉过正的权利,为的是我们今天,更是葡萄酒的未来而努力。



张裕的酒庄,是难得的正能量

       以上提到的只是影片的一小部分,更多的内容请看一遍影片,可以留言建议酒摄群下载4K版本的在酒摄会体验店的106英寸大屏幕上看,我相信更震憾。葡萄酒并不只是喝一喝、聊一聊,更不是我的网名用来“罚酒”。其实我喜欢的是葡萄酒的人与事。酒,没有一个农业生产行业能像葡萄酒一样充满着文化与信仰的力量。人,我喜欢与同好者在一起,交流文化,商务信息。当然也喜欢自己慢品一瓶好酒。











骑着毛驴去奔富 发表于 2021-7-14 18:09:34

其实我喜欢的是葡萄酒的人与事,这一句我喜欢。

不过不在太激动。还有公众号说葡萄酒就相当于中国人心中的山西 陈醋呢。也没见老外激动

短巷酒深 发表于 2021-7-16 10:53:30

实话总是被民族主义诟病!就我的观察而言,80%的人是为了装B而选择红酒。中国人的劣根性:无论是什么,都是为了面子而选择,而不是因为欣赏而选择。我就这样说了,来PK吧!

方寸世界 发表于 2021-7-22 18:05:27

别太敏感神经。我们摄影圈还不是一样的烂,而且不接受现实的批评
页: [1]
查看完整版本: 震惊!葡萄酒纪录片也玩诋毁中国人